中醫(yī)中藥百科網(wǎng)【官網(wǎng)】
蛇莓
(《別錄》)
【異名】雞冠果、野楊梅(《救荒本草》),蛇藨、地莓(《本草會編》),蠶莓(《綱目》),三點紅、龍吐珠、獅子尾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,疔瘡藥、蛇蛋果、地錦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三匹風(fēng)(《草木便方》),蛇泡草、三皮風(fēng)、三爪龍(《分類草藥性》),一點紅(《嶺南采藥錄》),老蛇泡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,蛇蓉草、三腳虎、蛇波藤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,蛇八瓣(《安徽藥材》),龍銜珠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,小草莓、地楊梅(《陸川本草》),蛇不見(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,金蟬草(《貴陽民間藥草》),三葉藨(《四川中藥志》),老蛇刺占、老蛇蔂(《閩東本草》),龍球草(《廣東中藥》Ⅱ),蛇葡萄、蛇果藤、蛇枕頭(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蛇莓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蛇莓
多年生草本,多少被毛。根莖粗壯。有多數(shù)長而纖細的匍匐枝。掌狀復(fù)葉具長柄,疏離;托葉葉狀,與葉柄分離;小葉通常3枚,罕有5枚,膜質(zhì),無柄或具短柄,倒卵形,長1.5~4厘米,寬1~3厘米,兩側(cè)小葉較小而基部偏斜,邊緣有鈍齒或鋸齒,基部楔尖而全緣,上面近禿凈,下面被疏長毛?;▎紊谌~腋,直徑12~15毫米;花柄通常長于葉柄,柔弱,被疏長毛;萼片卵形或披針形,與小苞片同被疏長毛;小苞片闊,通常長于萼片,三角狀倒卵圓形,3~5裂,很少全緣;花瓣黃色,倒卵形?;ㄍ星蛐位蜷L橢圓形,鮮紅色,覆以無數(shù)紅色的小瘦果,并為宿萼所圍繞?;ㄆ?月。果熟期5月。
生于山坡、道旁及雜草間。分布遼寧、河北、河南、江蘇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云南、貴州等地。
本植物的根(蛇莓根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種子油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亞油酸(53.1%),非皂化物質(zhì)有烴、醇和甾醇,甾醇中的主要成分是β-谷甾醇(占總甾醇量的89.5%)。
【性味】甘苦,寒,有毒。
①《別錄》:"大寒。"
②《日華子本草》:"味甘酸,冷,有毒。"
③《分類草藥性》:"味苦,性涼。"
【功用主治】清熱,涼血,消腫,解毒。治熱病,驚癇,咳嗽,吐血,咽喉腫痛,痢疾,癰腫,疔瘡,蛇蟲咬傷,湯火傷。
①《別錄》:"主胸腹大熱不止。"
②陶弘景:"療傷寒太熱。"
③《食療本草》:"主胸胃熱氣;主孩子口噤,以汁灌口中。"
④《日華子本草》:"通月經(jīng),熁瘡腫,敷蛇蟲咬。"
⑤《綱目》:"敷湯火傷。"
⑥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治跌打,消腫止痛,去瘀生新,浸酒壯筋骨。"
⑦《植物名實圖考長編》:"搗敷紅線疔。"
⑧《四川中藥志》:"涼血,通經(jīng)。治驚癇寒熱,療咽喉腫痛。"
⑨《閩東本草》:"化痰止咳,祛風(fēng),活血。治傷風(fēng)感冒,咳嗽,哮喘,風(fēng)火牙痛,口舌生瘡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(鮮者1~2兩);或搗汁。外用:搗敷或研末撒。
【選方】①治天行熱盛,口中生瘡:蛇莓自然汁,搗絞一斗,煎取五升,稍稍飲之。(《傷寒類要》)
②治傷暑,感冒:干蛇莓五至八錢,酌加水煎,日服二次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③治吐血咯血:鮮蛇莓草二、三兩,搗爛絞汁一杯,冰糖少許燉服。(《閩東本草》)
④治咽喉腫痛:鮮蛇莓草燉湯內(nèi)服及漱口。(《閩東本草》)
⑤治小兒口瘡:蛇泡草(研末)、枯礬末,混合,先用鹽水加枯礬洗患處,再撒上藥粉。(《貴陽民間藥草》)
⑥治瘧疾,黃疸:鮮蛇莓葉搗爛,用蠶豆大一團敷橈骨動脈處,布條包扎。(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
⑦治痢疾:鮮蛇莓全草一兩,水煎服。(江西《草藥手冊》)
⑧治蛇頭疔,乳癰,背瘡,疔瘡:鮮蛇莓草,搗爛,加蜜敷患處。初起未化膿者,加蒲公英一兩,共杵爛,絞汁一杯,調(diào)黃酒二兩燉撮,渣敷患處。(《閩東本草》)
⑨治蛇竄丹:蛇泡草適量,雄黃五分,大蒜一個。共搗爛,布包,外搽。(《貴陽民間藥草》)
⑩治膿皰瘡:蛇泡草燉肉吃,并搗爛外敷。(《貴陽民間藥草》)
⑾治跌打損傷:鮮蛇莓搗爛,甜酒少許,共炒熱外敷。(《江西草藥》)
⑿治蛇咬傷,毒蟲咬傷:鮮蛇莓草,搗爛敷患處。(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
⒀治小面積燒傷:鮮蛇莓搗爛外敷。如創(chuàng)面有膿,加鮮犁頭草;無膿,加冰片少許。(《江西草藥》)
⒁治癌腫、疔瘡:蛇莓三錢至一兩,煎服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)
⒂治瘰疬:鮮蛇莓草一至二兩,洗凈,煎服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)
【臨床應(yīng)用】①治療白喉
取三皮風(fēng)鮮草,搗成泥狀,加2倍量的冷開水浸泡4~6小時;過濾即成50%浸劑。服時加糖調(diào)味,日服4次。3歲以下首次量50毫升,以后每次20~30毫升;3~5歲首次80毫升,以后每次40~50毫升;6~10歲首次100毫升,以后每次60毫升;10歲以上首次150毫升,以后每次100毫升。經(jīng)治471例,治愈率85%。
②治療細菌性痢疾
以蛇莓制丸,每服3錢,或制成糖漿,每次20~40毫升(小兒減半),日服3次,5~7天為一療程。對高熱、脫水、腹痛等配合常規(guī)處理。觀察50例,治愈46例,好轉(zhuǎn)1例,無效3例。治愈病例多數(shù)在1~2天內(nèi)退熱(最短4小時,最長6天);2~3天內(nèi)癥狀及體征消失(最短1天,最長6天);大便在3~5天內(nèi)轉(zhuǎn)為正常,培養(yǎng)轉(zhuǎn)陰。用藥最短2天,最長11天。治程中少數(shù)有惡心、嘔吐、上腹部不適,余未發(fā)現(xiàn)其他不良反應(yīng)。
③治療急性穿孔性闌尾炎
取鮮蛇莓2~4兩(干品1~2兩)、鮮白骨樹根(烏桕樹根)5錢(干品3錢),水煎二次分服。每天1~2劑。加減法:闌尾膿腫病例加皂角刺3錢,急性闌尾炎合并局限性或彌漫性腹膜炎加用行氣活血之藥,并稍加大蛇莓用量(每日鮮品不得超過6兩,干品不得超過4兩);如為急性穿孔性闌尾炎則配合通里攻下藥,如鐵扁擔(dān)(鳶尾科蝴蝶花)鮮根5錢,磨水成漿頓服,或甘遂末每次3分沖服。臥床休息。合并局限性腹膜炎,特別合并彌漫性腹膜炎病人,須采取斜坡臥位。其他酌情給予流質(zhì)、半流質(zhì)或短暫禁食。禁食者須注意水及電解質(zhì)子衡,糾正酸中毒。共治療50例,其中闌尾膿腫11例,合并局限性腹膜炎21例,彌漫性腹膜炎18例。結(jié)果治愈(自覺癥狀消失,體溫、白細胞正常,腹部體征完全消失)38例,近愈(自覺癥狀消失,體溫、白細胞正常,但腹部有輕度深壓痛或遺留有索條狀硬結(jié))8例,無效4例。住院日數(shù)最短4天,最長43天,平均17天。治程中體溫、白細胞計數(shù)及分類恢復(fù)正常,腹痛及壓痛消失所需最短時間分別為1、2、3、5天,平均為5、8、5、11天。蛇莓、烏桕均有毒,但蛇莓1天量用至4~6兩(鮮),白骨樹根每天3~5錢,均未見毒性反應(yīng)。部分病人服藥后可有輕度陣發(fā)性腹痛,這是白骨樹根導(dǎo)瀉作用使腸蠕動增強所致,大便后陣痛即消失。
西安附兒中醫(yī)醫(yī)院“兒童發(fā)育行為疾病&生長發(fā)育疾病名醫(yī)..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