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中藥百科網(wǎng)【官網(wǎng)】
【方劑名】十棗湯,出自《傷寒論》
【組成】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
【用法】三味等分,各別搗為散。以水一升半,先煮大棗肥者十枚,取八合去滓,內(nèi)藥末。強人服一錢匕,贏人服半錢,溫服之,平旦服。若下后病不除者,明日更服,加半錢,得快下利后,糜粥自養(yǎng)。
現(xiàn)代用法:上3味各等分為末,或裝入膠囊,每服0.5~1g,每日1次,以大棗10枚煎湯送服,清晨空腹服。得下之后,服糜粥以調(diào)養(yǎng)胃氣。
【功效】攻逐水飲。
【主治】
1.懸飲咳唾胸脅引痛,甚或胸背掣痛不得息,心下痞硬,干嘔短氣,頭痛目眩,舌苔滑,脈沉弦。
2.水腫一身悉腫,尤以身半以下為重,腹脹喘滿,二便不利。
【方解】本方證因水飲壅盛于里,停于胸脅,或內(nèi)停脘腹,或外溢肌膚所致。飲停胸脅,氣機阻滯,故胸脅引痛;水飲上迫犯肺,肺氣不利,咳唾短氣,甚或胸背掣痛不得息;水停心下,氣結(jié)于中,胃失和降,則心下痞硬,干嘔;飲邪停聚,上擾清陽,則頭痛目眩;若飲停脘腹,三焦水道受阻,故腹脹喘滿,二便不利;若水飲泛溢肌膚,則見全身水腫;飲邪壅盛,水性趨下,必腫勢嚴重而以身半以下為重;苔滑脈沉弦,均為內(nèi)有水飲之象。此證非一般化飲利水之劑所能勝任,當投峻劑攻逐,使水邪速下。方中甘遂、大戟、芫花三藥逐水力猛,且有毒,但各有所長,甘遂善逐經(jīng)隧之水濕;大戟善瀉臟腑之水邪;芫花善消胸脅伏飲痰癖。三藥合而用之,將胸腹積水攻逐體外,療效迅速。用大棗10枚煎湯送服,一則取其甘緩之性,既緩其烈性,又制其毒性;二則益氣護胃,使下不傷正;三則培土制水,邪正兼顧。寓有深意,故以“十棗”名之。
【臨床運用】
1.用方要點本方為攻逐水飲之峻劑,以咳唾胸脅引痛,或水腫腹脹,二便不利,脈沉弦為辨證要點。
2.現(xiàn)代應用本方常用于治療滲出性胸膜炎、肝硬化腹水、腎炎水腫,以及晚期血吸蟲病所致的腹水等屬水飲內(nèi)停里實證者。
3.使用注意本方為逐水峻劑,用時宜從小量開始,逐漸加量,中病即止,勿使過劑。年老體虛慎用,孕婦忌服。忌與甘草配伍。
【方歌】十棗逐水效堪夸,大戟甘遂與蕪花,脅下懸飲大腹腫,三藥為末棗湯下。
西安附兒中醫(yī)醫(yī)院“兒童發(fā)育行為疾病&生長發(fā)育疾病名醫(yī)..[詳細]